中國石油國內上游業務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紀實(上)
截至11月底,中國石油上游業務生產經營捷報頻傳:遼河油田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活動以來, 累計創效14.6億元,“五項費用”同比下降2600萬元;長慶油田靖邊氣田累計生產天然氣800億立方米,外供氣量達到733.07億立方米;西南油氣田公司繼年產量達110億立方米的龍王廟組氣藏全面建成投產后,又成功測試一口日產量達155萬立方米的高產井。
一連串喜人成果的背后,是勘探與生產分公司為確保上游業務穩健發展,穩增長調結構,大力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活動的扎實行動。
效益勘探保障油氣儲量高峰增長
為應對本輪油價大幅下跌,集團公司提出要堅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推進穩健發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強調要根據市場變化控投資保效益,保持油氣當量儲量穩定增長。勘探與生產分公司今年年初專門發文明確3個方面12項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措施,在16個油氣田單位落實方案,穩步推進。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趙政璋強調:“作為集團公司的主營核心業務,國內上游業務始終要承擔好發展基礎和盈利支柱的責任和使命。”
立足規模發現,突出效益勘探。國內上游業務立足大盆地和富油氣區帶,在勘探投資下降的情況下,努力尋找和落實優質規模可動用儲量,從源頭創效,努力完成勘探工作量和三級儲量任務,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十二五”期間,中國石油累計新增油氣儲量當量56億噸,占全國同期新增油氣儲量當量的58%。石油預探在鄂爾多斯姬塬、隴東、塔里木塔北、準噶爾瑪西斜坡等地區,落實了一批億噸級及5000萬噸級儲量區;天然氣勘探在塔里木克深、鄂爾多斯蘇里格、四川高石梯—磨溪落實多個千億立方米規模儲量區;致密油勘探在柴達木盆地哈泉、三塘湖、松遼長垣西等取得進展。
為推進效益儲量發現,吐哈油田實施勘探開發一體化戰略,優化勘探部署,先產量后儲量,向效益好、見效快的領域傾斜,今年新發現3個千萬噸級規模儲量區塊。優質稀油增儲也初見成效,在溫吉桑、紅臺等區域實現多點開花,為開發建產提供優質稀油資源。截至目前,吉林油田探明儲量已完成年度計劃的181%。
“青海油田地質復雜、地表特殊、巖性多變,公司大力開展勘探增效工程,提升勘探效益,強化項目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青海油田公司副總經理高云建說。目前,青海油田已通過國家儲委審定的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和天然氣地質儲量,是股份公司下達任務的3.27倍,預計全年探井成功率50%以上,油氣發現成本同比降低14.8%。
科技創新加速提質增效
技術進步可以從源頭上實現降本增效。伴隨油氣儲量的大幅增長,今年年初以來,勘探與生產分公司規模應用水平井體積壓裂和帶壓作業技術,積極探索大井叢工廠化模式,將精細注水常態化、地面建設標準化,不斷加快技術攻關,儲備接替技術,勘探成功率保持在45%左右。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完成帶壓作業1820口井,提前恢復注水91.2萬立方米、增產原油2.3萬噸、增產天然氣12.3萬立方米;以大井叢、工廠化作業為重點推進的水平井規模應用,上半年完鉆井275口。
大慶油田針對進入“雙特高”開發階段、綜合含水和可采儲量采出程度均不斷升高的實際,通過建立三級領導機制,科學編制運行計劃,建立跟蹤數據庫和專項網頁,實現信息共享,今年預計完成油井690口,恢復產油11.16萬噸。
“新疆油田不斷強化技術創新,著力提高勘探成功率、儲量動用程度和采收率,通過推進布井方式叢式化、鉆井與壓裂施工工廠化、工具國產化等措施,推進環瑪湖地區有效開發。”新疆油田公司總經理楊學文介紹說。
目前,新疆油田鉆井工期由75天縮短至52天,單井日產油超設計產能4.5噸,全年預計科技增油35萬噸。同時,油田實施礫巖聚合物驅、二元復合驅、稠油火驅等7個重大開發試驗項目,其中紅淺稠油火驅預計提高采收率36.2%。
長慶油田針對收入利潤大幅下跌的實際情況,積極推廣大井叢、多井型、多層系立體式開發,根據不同區塊有利儲層疊置關系,優化開發方式,制定不同技術對策,結合地面條件,形成了3種大叢式井組部署模式。“2015年計劃實施井數為總鉆井數的89.5%,截至8月,油氣自營完全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7.3%。”長慶油田總會計師劉德介紹說。
開發市場提升創效能力
低油價造成效益大幅下滑,“人往哪里去,錢從哪里來?”成為各油田面臨的挑戰。對此,充分利用人才、裝備和技術,利用油田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走出去”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和增收創效能力,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成為多家油田的選擇。
在國內市場,各油田在技術服務、科研與生產管理等上游業務領域積極展開合作,落實了基建、注水和采油區管理等相關工作量。在海外市場,緊密依托中國石油海外業務發展平臺“搭船出海”,在伊朗、蘇丹等11個國家開展技術支持、稠油熱采服務、工程建設總承包等業務。
“面對稠油產量占比大、開采成本高、人多規模小的矛盾,遼河油田堅持管控內部市場和開拓外部市場相結合,在挖掘內部市場潛力的基礎上,加強市場開發,努力拓寬增收創效空間。”遼河油田公司總經理張志東說。遼河油田積極拓展長慶油田技術服務市場,成功中標鐵大線安全改造、錦州石化長輸管線隱患治理等重點建設項目,完成市場開發工作量18.3億元,實現收入10.9億元。
吉林油田實施擴大經營自主權改革以來,持續在油氣穩產、改革創新、管理挖潛上做文章,在去年降本增效5.3億元的基礎上,將能給的權力全部下放,讓基層自主經營、自主管理,下放合同審批后效率提高40%,下放物資采購權后,基層井隊更換配件由20天縮減到1-3天。
同時,為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吉林油田采取包管結合、既包又管,將采油、作業、撈油等承包模式定型,新民采油廠撈油隊承包后,噸油直接運行費用同比下降42%,扶余采油廠測試隊承包后,單臺設備效率提高51%,未來計劃在全油田推廣。